「每個人都是天才,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,那牠一輩子都會以為自己是笨蛋。」

從小就特別喜歡美術和文字,常常在做這些事的過程進入心流狀態,通常回過神來,已經是數小時之後。

童年時期,《美少女戰士》特別流行,外公還特地從日本帶回精裝版漫畫書。從那時候開始,我和姊姊就有想當漫畫家的願景。

只要有空,我們就是畫漫畫,累積的作品有足足十本之多,題材包羅萬象——科幻的、愛情的、懸疑的,各種天馬行空的故事。

國中除了持續畫畫,也開始嘗試寫小說。總覺得這跟我的性格有關,從小就很安靜,但內心世界卻有好多想表達的,所以我總是選擇用紙筆把它寫下。即便沒怎麼說話,我也很少感到孤單。

升高中的時候,原本打算就讀台北的美術學校,連術科考試都考了,但因為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,我們兩姊妹跟著媽媽搬到了陌生的城市。

這裡沒有美術學校,加上當時情緒也一團亂,沒有太多選擇,只希望生活趕快穩定下來。於是就近讀了普通高中。由於成績一般,高中畢業後,我也考上了一間普通的大學。

常常覺得,撇除美術這件事,我就是個再普通不過,黯淡無光的人。

學校推崇的「重點科目」,我沒有幾個能拿高分。也因為這樣,曾經有著明確的目標,也逐漸的變成了一個,凡事只求達到及格就好的人,而人生似乎也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,真的感覺很吃力。

回想在職場待的幾年間,我顯少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。印象中最常對自己說的話是:「現在這個樣子還能領這份薪水就該偷笑了,耐著性子做吧。」

開始面對內心真實的渴望


當時我還在餐飲業工作,突然被調到固定六日放假的門市。原本凌亂的班表忽然變得規律。

「真的好厭倦現在的狀態,我想尋找真正能讓我快樂、讓我感覺到活著的事。」

接下來的半年,每個週末我幾乎都泡在書店翻雜誌,跑不同的縣市,嘗試上不同的課,想找到一件自己願意持續做的事。

從基礎的平面設計,到包袋設計,甚至實體裁縫課程,我都嘗試了。但不知為何總是沒多久就感覺疲乏,無法持久。

直到某次,一如往常的在課間午休時間,因為不太餓,便獨自走到附近一家甜點店,點了水果塔。入口的那一刻,我驚呆了!

「天啊,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甜點!」

我馬上問老闆:「請問您有開課嗎?我認真覺得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甜點!」

老闆笑著回答:「沒有,我只有販售而已!你喜歡的話,可以再外帶一個呀!」

聽到這個答案,是有點失落,我還是多買了一個塔帶回新竹。(然後在高鐵上沒多久就被我完食了😝)

兩個月後,我仍然持續嘗試能更勾起我興趣的課程。沒想到,我竟然在網路上看到那家甜點店的名字——老闆開課了!話不多說,馬上手刀報名,從這一刻起,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。

把自己放在對的地方,人生大逆轉


第一接觸烘焙,我連麵粉有分低筋、高筋都不知道。但在做甜點的過程中,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,這件事結合了我兒時最喜歡的美術,同時又能充份發揮美感與自由的創意設計。

我才意識到,原來小時候喜歡畫漫畫、做勞作,寫文章,是因為我享受「自由創作」的感覺。而在過去的工作中,我無法發揮這樣的特質,才會一直覺得被困住、沒有成就感。

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,我開始斜槓創立了自己的甜點工作室。在創業的旅程中,我終於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天賦,美感和創作這一塊。

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,一切發展變得很快,半年後我的收入就超越正職工作,並全職經營。

將以往古靈精怪的點子運用在甜點設計,總是能讓人眼睛一亮!甚至連品牌風格、攝影、影片腳本設計、文案撰寫等各個環節,我都能運用自身的創意來發揮,通常也能獲得不錯的成果。當然,這些也需要時間去學習和打磨,但就像槓桿運用一樣,當你發揮天賦,往往能事半功倍。

但一塊樸玉,也需要透過持續拋光打磨,才能成為有價值的玉鐲。

懂得找出天賦,加以放大並持續精進,槓桿運用,就能事半功倍。

有句話這麼說:「每個人都是天才,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,那牠一輩子都會以為自己是笨蛋。」

假如一直待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,或許這輩子都無法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

當然,並不是說人只能做天生擅長的事,而是想表達用既有的天賦做事,會相較從零,甚至負分開始做,更有加乘效果。

如果一條魚終其一生都在嘗試爬樹,牠非但會懷疑自己,還可能因此沮喪到放棄游泳的本能。

我自己的經驗是: 與其困在不適合的環境自我懷疑,不如順應天賦發揮,找到並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。

蕎希
蕎希